天津在线

首页> 健康频道> 健康资讯> 正文

家庭医生“签而难约” 补齐资源短板要有紧迫性

家庭医生“签而难约” 补齐资源短板要有紧迫性

□朱昌俊

“到2020年,各地要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这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既定目标之一。记者调查发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过程中,百姓看病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基层出现了“接不住”“落地难”的窘境,存在“签而不约”“签而难约”问题。(新华每日电讯)

去年底,针对“我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报道引发的质疑,原国家卫计委的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言下之意,家庭医生并不是多数人所想象的“一对一”式的医疗服务,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叫随到的“保姆式医生”。但无论如何,媒体最新调查反映的“一人签约近千名社区住户,签完之后再无联系”的情况,与家庭医生制度的预期效果显然有不小距离。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一方面,重完成签约率而轻服务的执行思维,在基层应该说还多多少少存在。比如,虽然不少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一般都会在患者前来看病时引导患者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但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在患者对签约内容和服务条款并不熟悉的情况下就签订了,这样的粗放式签订,其后续服务当然就难以有保障。另外,一些签约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不全,甚至只有一个名字,这也造成了一些签约实际变成了一种形式化。

另一方面,还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应的医疗资源供给未能及时跟上。包括全科医生配备不足、政策设计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等诸多短板。正是在这种现实下,才出现了“一位全科医生签约近千名社区住户”的极端情况。如此失衡的分配比例,又拿什么来保障医疗服务?

对此现象,除了要加强监督,防止签约走过场,更要加快补齐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具体来说,这或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可以在提升签约率、健全居民电子化健康档案的基础上,确保有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这部分人群处于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的最前端,优先保障他们的需要,其实也是医疗服务“救急”属性的题中之义。

第二阶段,则要致力于长远性的人才培养和配套政策优化。长期以来的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格局,令基层社区医院从医护人员数量、到医疗设备,都处于“薄弱”环节,尤其是全科医生缺乏,这大大削弱了基层医疗机构对签约医生服务的承接力。要改变这种现状,既需要扭转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的倾向,也要从增量上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形成更强大的医疗人才服务队伍,同时,应着手优化对基层医生的考核和激励措施,让更多的医务人员愿意扎根基层。若不从待遇方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签约服务的质量就难以得到根本保证。

当前,离相关目标任务的完成时间已越来越近了,这决定了相关行动要有紧迫性。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