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6年医改怎么改?卫计委建议学习这些地区的经验
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医改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提供了福建省三明市等17个地区深化医改的经验。
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表示,这一轮改革秉承“统筹设计、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思路,“对看得准的东西要全力推进。比如基本药物,破除基层医疗机构的逐利机制。对有的改革,一时顶层上还看的不准,具体路径上还没有形成共识的情况下,我们基本的做法是试点先行。”
梁万年重点介绍了福建省三明市的医改经验,他指出,“三医联动”是医改的魂,只要医保、医疗、医药真正地联动,改革才能持续开展下去。“三医联动”的改革,福建的三明市的经验是可圈可点的,简单讲就是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实行“腾笼换鸟”。这个经验是在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建立新机制的一个最重要经验,要在全国推广。
部分地区深化医改经验:
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福建省三明市:走活三步棋,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回归
一是斩断利益链条,切实降低药品虚高价格。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由医保基金管理中心负责药品采购和结算,药款通过医院当月医保基金抵账,医院不直接与供应商发生经济利益联系。实行“一品两规”(每一种药品采购最多允许两个规格)、“两票制”(药品经生产、配送到医院过程只允许开两次增值税发票)等措施,挤压流通环节水分。采取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等重点监控措施,跟踪辅助性、营养性、高回扣的药品使用情况,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和化验收入占比。二是及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运行新机制。利用挤掉药品虚高价格腾出的空间,同步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实现“腾笼换鸟”。采取“总量控制,有升有降,分批调整,优化结构”的方式,与药品降价同步,多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构建合理比价关系,体现技术含量,突出医务人员劳务价值。调价与医保支付政策有效衔接,医保基金由“穿底亏损”转向结余,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实行全员年薪制,牢牢把握“人”这个最关键因素,让医院、医生与医改的目标一致,通过改善服务、提高水平、控制费用,变灰色收入为阳光报酬。实行科学考核,院长考核主要从医院评价、办医方向、平安建设、医院管理、医院发展等5个方面进行,医生考核主要从岗位工作量、医疗质量、费用控制、医德医风、社会评议等几个方面进行。薪酬计算不直接与医院经济收入挂钩,排除了药品、耗材、检查化验、过度医疗等因素,遏制了医院和医生“创收”冲动。
(二)安徽省:恪守“12345”,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
一个核心,以取消药品加成,转换医院运行补偿机制为核心。两项原则,坚持患者就医负担不增加,医务人员收入不减少的基本原则。三个同步,同步实施取消药品加成,带量采购药品耗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组建市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联合体,省市形成“16+1”联合采购模式。降低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调高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服务及部分中医服务价格。四项措施,控制医院收入药品占比,控制医院收入耗材占比,提高医务人员支出占比,控制城市大医院门诊服务时间和服务数量。五项制度,以医疗联合体、预约诊疗为切入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规范技术使用、合理控制费用为特征,建立临床路径管理与支付制度;以信息化、科学化为支撑,建立现代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以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和推行社会监督为出发点,建立医疗服务信息社会公开制度;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共同减轻疾病痛苦为目标,建立医院人文关怀制度。
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一)浙江省:三部曲和二重奏,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打实基础
“主题三部曲”:一是以药品零差率为切入点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从2011年底6个县(市、区)先行先试开始,到2014年4月,浙江省已实现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二是“双下沉、两提升”工程,让“医学人才下沉、城市医院下沉”,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完成每家城市三甲综合医院托管2-3家县级医院,打造从上至下紧密合作的办医关系;三是在县级医院能力得以提升、基层签约服务和县乡村一体化不断增强的前提下,出台《浙江省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指导全省试点。
“两支协奏曲”:一是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二是县乡村一体化和社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制度。
(二)甘肃省:构建按病种分级诊疗的就医新秩序
按照分级诊疗、按病种支付的原则,充分发挥新农合补偿政策的监督和指导作用,有序引导病人合理诊疗。一是确定了50个病种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100个病种在县级医疗机构首诊。根据县域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情况动态调整病种,三级医疗机构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二是新农合实行总额预付制度,将不低于补偿控制总额60%的资金预拨到各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机构分级诊疗补偿周转金,并对纳入分级诊疗的病种实施定额补偿。三是强化医师多点执业,安排省市医院副高以上职称医师、县级医院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和五年以上住院医师分别到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完善多点执业收费补偿机制,由新农合和居民共同承担诊疗费用,以此提高医生多点执业积极性。
国家卫计委解读2016年医改重点
制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到2017年实现深化医改阶段性目标的攻坚之年,也是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关键之年。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和深化医改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评估“十二五”医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工作任务》。总的考虑是,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注重保持改革的连续性,着眼医改整体部署,突出前瞻性,在重点改革上加强顶层设计和试点探索,促进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在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有什么主要举措?
2016年,要以点带面进一步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分类指导和示范引领,选择江苏省启东市、福建省尤溪县、安徽省天长市、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工作。新增100个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使全国试点城市达到200个。推动将10所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委管医院纳入属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研究制订军队医院参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性文件。在公立医院改革地区,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责任,巩固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成果,新增试点城市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健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补助、改革支付方式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的补偿机制。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同时,大力推进改善医疗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就近提供公租房保障。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哪些重点工作?
2016年,继续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以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为重点,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试点。总结推广地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成熟经验。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到2016年底,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医院能力建设,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同时,在医保支付、常见病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规范等方面完善有关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