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给买豪车,30多岁的儿子竟然喝农药自杀。
拖累到最后,帮助方身体、心理、经济能力被消耗殆尽,结果彼此怨恨
关心别人、无私奉献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但物极必反,当付出的关爱过度甚至泛滥,就会将彼此死死地拴在一起,就陷入了“拖累症”的泥潭,出现父母溺爱子女、男女爱得死去活来等病态关系。富有同情心的人容易陷入拖累症,容易招惹无情之辈的虐待,彼此形成一对“绝配”,到最后谁也离不开谁,直到山穷水尽。拖累症是很多人都有的问题,但还没够得上精神病的标准。心理专家称,如果无法勇于摆脱对另一方的成瘾,就只能顺其自然。编译 伍君仪
拖累症不属于精神病
亲子溺爱是拖累症的“重灾区”。有的父母扮演着母鸡的角色,为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不惜牺牲自己,忽视自己的需要。当这种“无私”达到病态的程度,反而害了孩子。
男女情爱也很容易上瘾,特别是所谓“真爱”——一些人觉得如果没有爱对方爱到上瘾,那么就跟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亲相爱差不多了。美国注册精神健康顾问威廉·贝里称,有拖累症的情侣把爱维持在很强烈的程度,这种成瘾之中有着很强的不安全感,害怕失去对方之后自己就活不下去了。
要摆脱这些病态关系,相互拖累的人们需要勇于独立,但对他们来说是冒险,因此宁愿赖着不变。贝里表示,对于拖累症患者来说,远离对方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对一个人上瘾的话最好顺其自然,而不是试图控制这种心瘾。也有学者认为拖累症只不过是人性有点过分,不需要治疗,因为目前还未有证据说它是一种疾病——拖累症至今未被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等权威精神病诊断标准认定为是病,原因是其“症状”太多太泛,几乎人人都可以被说成是“患者”。
父母不给买豪车 就自杀的“啃老族”
近日,安徽阜阳市一名30多岁男子张某在车展上看中了一辆价值约八十万元的豪华越野车,回家让父母给自己买一辆。年已六旬的父母表示家里没有那么多钱买车,张某闹着也达不到目的,在11月19日那天一气之下喝农药自杀,还报警说“有人逼迫他”。经过医院的抢救,张某目前已无大碍。警方最后查明,张某从小到大受父母溺爱,有求必应久了,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如今他虽然已成家并有3个孩子,可仍旧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成了一个“啃老族”。
友善、宽容泛滥,令对方一事无成
溺爱子女,是典型的拖累症表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科技大学心理学教授肖恩·伯恩博士介绍说,拖累是一种病态的人际关系,由一方在各方面帮助、支持、照顾另一方,包容其不健康或者不负责任的行为,还替其承担各种后果,结果却导致后者失去正常的能力,始终不成熟、没有责任感,变得一事无成、做事拖延、自暴自弃,甚至连身体健康都很糟糕。拖累的关系到最后会因为帮助方身体、心理、经济能力被消耗殆尽而终止,双方相互怨恨。
拖累症的说法最初源于酒瘾,一些学者认为酗酒不仅仅是酒鬼本人的问题,家人、朋友也是重要的推手。现在,拖累症可以出现在爱情、家庭、工作、友谊等各种人际关系之中,凡是一方依赖另一方到达成瘾的程度,就可能是拖累症。在这里,不光是受帮助方依赖帮助方活着,帮助方在心理上其实也依赖着受助方。
伯恩称,拖累是一种包含爱的亲密关系,帮助方通过提供支持来表示自己的爱,而受助方则通过接受帮助来感知爱。一方总是挽救对方于危难之中,彼此的感情联系越来越亲密。帮助方能够真切到感到受助方的挣扎,觉得自己如果不帮的话就会很内疚,所以会一直帮助下去。他们需要受助方依赖自己,尽管这种帮助令受助方无法变得成熟,掌握不了生活技能,也建立不起自信——虚弱令他们需要帮助方的关爱,自己也不愿意改变。
伯恩指出,很多有拖累症人士在性格上具备友善、宽容、慷慨、信任、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等特点,在别人有需要、有痛苦的时候就会感到情绪涌动,觉得自己要出手相助。但是,他们缺乏明确的人际边界,无法停止帮助,因为他们觉得让别人难过就是自己的罪过,而且他们又容易宽恕别人,对于受助方的失信、借口、辜负都能接受,不计较自己的付出多于回报,这些因素都助长了拖累症的发生。在另一方面,拖累症的受助方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别人的困难,有的还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等,恰与拖累症的帮助者形成“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