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老龄化社会日益突出,恶性淋巴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主任医师张会来介绍,目前,我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68/10万人,居各类癌症发病的第8位,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十大肿瘤之一,已知的淋巴瘤有近80种病理分型,每一种病理类型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及早发现诊断以及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是实现患者长期生存的最佳途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主任医师 张会来
提高免疫机能可有效预防淋巴瘤
淋巴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血液癌症 ,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严格说来,它属于全身性疾病,肿瘤细胞随淋巴和血液播散,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
造成淋巴瘤的发病原因极其复杂,尽管目前尚未完全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但一些较为公认的致病因素应引起高危人群的重度关注,张会来主任介绍,“免疫功能失调是造成淋巴瘤的主要风险,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后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老龄人口免疫能力低下很可能是近年来淋巴瘤发病率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此外,在外界环境干扰方面,放射线、杀虫剂、染发剂、苯等物理因素和化学品也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病相关。”
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现是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患者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前或者同时,可出现类似感冒发热、盗汗以及消瘦等症状,大多数患者伴有长期不规则发热。张主任指出,由于淋巴瘤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因此,一旦发生早期疑似症状,切不可盲目投医,应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与筛查,愈早发现愈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张主任建议,合理的起居饮食、适当加强体育锻炼、规律体检尽早发现不适、杜绝外在因素的刺激可让淋巴瘤在一定程度上远离。
规范化个体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
尽管淋巴瘤发病趋势逐年上升,但患者预后生存状态较为乐观。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较低,约占所有淋巴瘤的9%,预后好,有较高的治愈率,患者5年无复发率为60%-90%,5年总生存>85%-95%。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约占91%,患者中,占比最多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采用标准的6-8周期RCHOP进行治疗,治愈率可达50%-70%,5年总生存为58%。
“随着淋巴瘤靶向药物研发的不断推进,精准化临床治疗方案日益普及,淋巴瘤的治疗模式从传统单一的放化疗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个体化诊疗阶段”,张主任介绍,目前,淋巴瘤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以及新的联合用药方案使得淋巴瘤病人的预后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几率。以利妥昔单抗(美罗华)为例,治疗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可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超过6.6年,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从30%显著提高至54%。据悉,利妥昔单抗已于2017年7月下旬纳入我国医保范畴,“之前病人自费一个疗程的支出大约在两三万元左右,纳入医保后约降到三四千元左右,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使更多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