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健康频道> 健康资讯> 正文

政府充当“协调员” 打通短缺药保障“最后一公里”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董子畅)近年在中国,临床常用药和必需药品短缺而贻误患者治疗、抢救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28日公布的《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保障短缺药品供应、更好满足人民健康和临床合理用药,打通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最后一公里”。

短缺药中不乏一些“救命药”:心脏手术必备药鱼精蛋白、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氯解磷定、心梗和心力衰竭的常用药多巴胺……都出现过短缺现象。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肖鲁告诉记者,从患者治疗需求来讲,如果缺乏临床常用药和必需药品,轻则可能延误患者治疗,重则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所以,这些必需药品缺不得,解决药品短缺问题很有必要。

“目前中国药品短缺问题主要是临床必需的药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供应保障政策不够细化、相关环节衔接不够顺畅,部分药品临床供应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患者用药、危及群众健康。”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认为,药品短缺是一个多因素叠加的复杂问题,生产性因素、政策性因素、机制性因素、投机和垄断因素,都可能导致药品短缺现象的发生。

解决药品短缺问题,既要快速应对燃眉之急,更应着力建立长效机制。记者注意到,《意见》有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强调问题导向,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临床急需的一些药品短缺问题;二是强调建立长效机制,防止短缺药问题反复出现。

这些措施究竟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哪些实惠?曾益新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让医生和患者不为无药可用所急、所困;让企业不为利润和发展所忧;让行业不为违法违规所扰。

“中国当前药品短缺现象实质是局部供需矛盾,《意见》出台后,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地和推进,临床急需药品的短缺问题会得到缓解和改善。”中国药科大学副教授茅宁莹认为,从长远来看,通过完善监测预警、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制度,并通过联通药品研发、生产和流通环节提高药品供应的质量与效率,将有助于激活中国医药行业,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地保障民众用药可及。

药品短缺问题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在应对药品短缺方面,美国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和指南体系为有效处理药品短缺问题奠定了基础。英国国民医疗保健体系密切监测药品短缺情况,通过和医药厂商的协商来解决问题。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对于极易出现短缺的罕见病药品、儿童用药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相应鼓励政策。

肖鲁认为,我们现在说的药品短缺并不是以前的缺药,多是因为市场调控失灵导致的,所以政府有必要介入干预。

“《意见》中对政府的定位其实是一种新的机制,既不是‘裁判员’也不是‘运动员’,而是有点像‘协调员’。”曾益新表示,在单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政府出面协调,保证短缺药的合理供应,才能为患者们更好地“托底”。(完)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