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纪实节目《急诊室故事》在北京举行专家研讨会,《急诊室故事》是国内首档观察式医疗急救纪录片,由东方卫视联合恒顿传媒推出。节目将目光聚焦于上海最大的急性创伤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以客观、冷静的姿态直面人情冷暖,为娱乐至上的同质化综艺节目带来了新景观。
真实的力量:“有病不呻吟”
“我对这个节目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我个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的一场电视革命,是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对该节目做出评价,他直言“这个节目是‘有病不呻吟’,温暖坚强的”,并呼吁电视人“不要做无病呻吟的节目,就要做这种真实”。
《急诊室故事》节目以急救室为社会横截面,不仅展现了医患关系,也折射出社会万象。高长力认为,《急诊室故事》是完全客观记录,没有做任何的干预,所以这就是纪录片,绝非真人秀,而且要把它纳入纪录片的体系。“通过电视可让观众看到急诊室中最高潮的背后,激烈状态下的关系和各种反应,这在帮助人们真实认识社会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急诊室故事》的创意在全国都是独特而领先的,身为制作人,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李勇对节目主题进行了阐述,《急诊室故事》的口号是“生命有痛,有你真好”,母主题中有不同的子主题,城管小贩的纠纷,车祸事故的双双问责、亲情与爱情等都自然本色出镜。
收视之外,《急诊室故事》更注重寻找当下社会所缺失的人生暖意、正能量、新闻情怀和媒体价值、社会责任感。
正向价值观:“人间自有真情在”
出席研讨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真实感人是该节目的一大特点。
但要做到真实,并非易事,节目拍摄伊始,遭遇的难点即是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同意接受拍摄并播出。“如果不同意,我们绝对不会用,哪怕这个病患的抢救过程多么紧张,或者身上的故事多么精彩”,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袁雷直言,每一位出镜的患者,节目组都需要提前与家属沟通,同意后会签署隐私协议。对于可能出现的鲜血淋漓,袁雷表示,“血腥画面实在避免不了一定要打马赛克。节目组最开始就确定了不能用这种东西来吸引眼球。”
在国广市场调查首席研究员靳智伟看来,《急诊室故事》是在以真实性贯彻人间大爱:“这里的爱通过人性关怀的细节体现。比如说患病女孩父亲半夜打哈欠;比如说医师紧锁眉头,跟家属的沟通;比如说冰冷的手术刀以及会诊室的激烈争论。医院到底是生命的断崖,还是起死回生的处所?事实上,医生是以命相托的职业。”
信任与理解:重构医患关系
《急诊室故事》体现的思想是发人深省的,当下的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之一。如何让社会理解医疗工作的繁重、艰辛,如何理解医生们在面对患者回天乏术的无奈,已经是亟须被宣传的问题。正如上海卫计委宣传处处长王彤所言:“处理好医患关系,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这是社会的拐点所在。”
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宣传处长姜雯表示,卫计委宣传司一直都很支持《急诊室故事》这类的纪实电视作品,下一步将商讨建立一个卫生计生类作品的交易平台,让《急诊室故事》这类节目实现传播的最大化,放大应有的社会效应。
曾长年处于急诊第一线的郭树彬深有体会,身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他表示:“我曾经写过两句话,叫生离死别天天上演,起死回生时时重现。我特希望建立一个系列的医学纪实节目,变成一个故事,有情节、有人文,后期还有专家进行解读,今天《急诊室故事》做到了。”
到目前为止,《急诊室故事》10期录制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节目已播出6期,充分挖掘了上海的独有资源。观众70%以上是中高学历人群,这种稳定的、面向高端人群的收视情况,就意味着节目已迈出坚实的一步,可进一步起到全国的示范效应,最终形成品牌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