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杭州的气温下降了不少,还下起了冬雨,那些关节有点毛病的人,首先感觉到了冷空气的强大威力——关节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其实,不仅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关节的寿命也有限。一旦关节“气数已尽”,关节处的软骨就会变薄、软化、失去弹性,甚至碎裂、剥脱,最终导致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
如果有人活了80年,但关节用了60年就先“死”了,那后面的20年,就得深受其苦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简称浙医二院)骨科是我省最强骨科团队之一。骨科主任严世贵教授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关节的寿命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一般的健康寿命是60年,一些后天因素,比如外伤、运动过度等也会造成一定影响。而冬天是保护关节重要的季节。
严世贵主任说,虽然基因的力量很强大,但只要后天保养得当,原本只能“活”60年的关节,健康寿命能延长至少10年,甚至更长,让人感觉强劲有力,不痛不酸;但如果不注意保养,没准用个40年就歇菜了,连平地走走都会痛。
他把关节比作车,“宝马和夏利的寿命当然不一样。但如果宝马你乱开,夏利你小心翼翼保养,那宝马也用不了几年,夏利倒没准能跑上好几年。”
那该怎么善待我们的关节,让它为我们多服务几年呢?
如何爱?这些常识关节问题别答错。
问题一:
运动会不会损坏关节
运动损伤是关节受伤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是为什么骨关节炎不光会发生在老人身上,经常运动的青壮年也会患上骨关节炎。
面对这个不争的事实,不同的人对运动产生了不同的态度。
有一类人是运动狂人,他们被“不深蹲,无翘臀”,“跑步的几大好处”等励志标题激励,天天泡在健身房,为练出维秘模特那样的翘臀或彭于晏那样的八块腹肌挥汗如雨,完全忽略高强度运动给关节带来的损害。
另一类人则因为担心关节受伤,对运动唯恐拒之而不及。在他们看来,生命不在于运动,倒在于静止。
这两种态度,都被严世贵否定了,“运动过度不行,但完全不动也不行。就像车一样,总不能不开嘛。”
“适当运动”是他给出的建议。比如对关节病多发的中老年群体来说,跳跳广场舞、快走、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钙质流失,骨质疏松,老年人非常容易骨折。严世贵说,适当的运动能增强老人的平衡能力,这样跌倒的几率小了,骨折也就少了。
“而且运动之后心情愉悦,心情好了,就算关节炎犯了,心理上的疼痛感也会减轻一些。”
当然,运动要遵循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劳损。严世贵建议在出现以下情况后,要停止训练——
训练后关节出现疼痛,并持续两小时以上;肌萎缩加重,比如练了两个星期,你的腿部更加无力了;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关节开始肿胀;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疲乏。
在意识到运动对关节的损伤后,一些人会选择在运动时戴护膝、护腕、护踝等护具。但严世贵认为,这些护具起到的作用并不会太大。
问题二:
冬天穿单裤,会冻出关节炎吗
隆冬时节,当很多南方人难忍没有暖气的阴冷天气,纷纷秋衣秋裤上身时,总有那么一群人,她们穿着透肉的丝袜,在冬天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老一辈的人看到这一幕,除了感叹现在的年轻人要风度不要温度,很多还会习惯性抛出一句,这样下去非得关节炎不可……
上面我们已经提过,人体的关节和人一样,都有固定的寿命。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到了40岁,负重关节都会有一些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
这种普遍性表明,与其说骨关节炎是一种疾病,不如说其是一种关节对于磨损的自然反应。
严世贵列举了骨关节炎发病的一些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异常、过度运动、吸烟、维生素D缺乏等等。“寒冷并不会直接导致关节炎。”
但是,“天气一冷,关节炎就犯了”是很多关节炎患者的普遍的感受。这又如何解释呢?
严世贵说,低温会让血管收缩,导致关节的供血量减少,营养也因此大大减少。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保暖,关节可能就会受到伤害。
“当然,如果有些人已经很适应低温环境了,那对低温对他的影响就比较小。”
也有人认为,心理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天气变化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而负面情绪可以降低疼痛阈值,因此使人感受到疼痛,给人一种“关节炎犯了”的假象。
问题三:
骨质疏松是常见病,怎么储骨量
除了关节炎,骨质疏松也是中老年人、绝经妇女常见的骨科疾病。
严世贵说,骨质疏松与峰值骨量的高低有密切的联系。骨量是指单位体积内,骨骼内骨组织的含量;峰值骨量,指的是人一生中所能获得的最高骨量。
严世贵描绘了人的一生中骨量的变化趋势——
一开始,骨量不断上升;到了20~40岁左右,骨量达到并保持在最高水平;此后,骨量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到了老年,或者妇女绝经之后,骨量迅速下降。
许多人在进入中老年以后,才意识到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但此时已经错过了骨量的增长阶段,只能在低峰值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骨丢失。
严世贵建议在骨量增长阶段就要通过饮食、锻炼等方式提高峰值骨量。比如多补充牛奶、鸡蛋、沙丁鱼、肝脏、鱼子酱及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峰值骨量大的话,后面即使流失了,它的存量也不至于太少。得骨质疏松的概率也就低一些。”
本报见习记者 张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