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效的治愈办法出现,使癌症变成普通疾病或者被逐出日常生活之前,社会性的癌症焦虑是难以改变的
刘洪波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中国癌症地图”,被称为“最新版”。每分钟6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分钟5人死于癌症,人们一生中患癌的概率约为22%,数据惊人。网上报上,转载频频,寒意阵阵。
这份地图数据来源非官方。科技部启动的官方“中国癌症地图集”项目要到2017年才能完成,上一个官方地图是35年前绘制。这次流传的“中国癌症地图”,是据《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而绘,2012年发布的其实已经是3年前的数据,距今已有5年,因此,其数据并不准确。如江苏2010年以来高发癌顺序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而地图列胃癌为第一。
这个解读,或算指出了眼下这份“癌症地图”的数据缺憾,但不管数据不及时也好、非官方也好,缓解不了社会性的癌症焦虑。癌症成为一种常见疾病及其高致死性,这两个特点交叉作用,形成了社会性焦虑的基础。
不同于非典和埃博拉的是,癌症不是来去如风,而是嵌入了日常生活。感冒咳嗽、牙疼上火也在日常生活中,但癌症是死亡率很高的。对那些如风来去的疾病,人们的反应往往是恐慌,虽然不见得有好的治疗方案,但应对中强调“可控可防”。对那些伴随日常生活的“小病”,人们大多不以为意,哪怕“一次感冒流行曾导致全球1500万人死亡”,人们也平静得很。癌症既是日常的又是不寻常的,引起巨大的不安。
“癌症不是绝症”,这是现在医学给出的意见,有所谓“三个三分之一”的说法:三分之一可预防,三分之一可治愈,三分之一可延长生命。但这一意见,显然未能像癌症进入日常生活那样,成为人们对癌症的普遍认识。
癌症是人们有高度刻板印象的疾病,一个诊断就会改变患者自身的生命预期,同时改变患者的社会关系状态。震惊、叹息、同情之际,弥漫着一种“行之不远”的气息。病名加临使正常生活顺理成章地中止,执行效率高过任何命令。
癌症使寻求奇迹变成可以理解的行为,患病原因的寻找则变成隐含着指责的人格评价,自己对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的检讨,人们说“心胸放开别郁结”,好像癌症是心胸狭窄的产物。癌症的病名中包含了强大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乃至人生哲学纠结。
显然,一个疾病产生如此巨大的效应,在于它对生命形成的巨大压迫。在有效的治愈办法出现,使癌症变成普通疾病或者被逐出日常生活之前,社会性的癌症焦虑是难以改变的。这也就决定了悲观背景的癌症话题的长期性。
可以欣慰的是,这种长期性并非连续显现。人们不会以“可能患癌”来开始每一天的生活或者布局自己的未来。癌症话题的偶尔出现,是使焦虑显性化,同时也奇妙地使焦虑因得到表现而被一定程度地缓释。
(作者系知名媒体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