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8日电(孙国根陈静)刚刚闭幕的第六届上海国际肿瘤局部和靶向治疗会议传来消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夏景林教授带领其临床科研团队,经长达7年的一项临床研究证明,介入治疗加上抗病毒治疗,可明显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复旦大学8日披露,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胃肠病与肝病杂志》新近发表了这一成果。该研究确立了抗病毒在肝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肝癌的抗病毒治疗已进入“从不重视到重视”的新时代。
据悉,原发性肝癌在中国高发,全球半数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中国,且患者多具有乙肝背景。该病起病隐匿,早期无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不能手术切除,而介入治疗是晚期肝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长期来,肝癌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一直是被临床忽视的问题。肝癌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的同时,是否需要联合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否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两大问题因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而一直为国际肝癌研究领域所争论。有专家认为,介入治疗中的化疗药物可能会激活乙肝病毒复制,进一步造成肝功能失代偿,严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乙肝病毒还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乙肝病毒的活动,既是肝癌发生的罪魁祸首,也是阻碍肝癌治疗实施的重要帮凶。
课题组告诉记者,近年来来国内有研究表明:肝癌患者行介入联合抗病毒治疗,可减少乙肝病毒再激活,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期。但这些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短,且多为回顾性研究,不足为据。
为解决这一难题,夏景林教授带领其临床科研团队,从2007年起开始了这场“寻找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研究。该研究将181例新发现、接受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单纯介入组,一组是介入联合抗病毒组;单纯介入组选入患者89例,介入联合抗病毒组入选患者92例(抗病毒药为拉米夫定);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肝功能、介入药物、次数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介入联合抗病毒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介入组,即介入联合抗病毒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3%、69%、58%,单纯介入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0%、48%、48%。
校方表示表示,该研究样本量大大多于国内外同类研究,说服力强;坚持长期规范随访患者,并科学而系统分析了患者1年、2年、3年的生存率,数据可靠;随机对照,前瞻性强,设计合理严谨。本研究确立了抗病毒在肝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肝癌的抗病毒治疗已进入“从不重视到重视”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