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是把医药代表这个行业取消,却没能解决更深层次的制度问题,那么所起作用只能是隔靴搔痒。
最近广东医疗卫生圈子上演“间战大片”,广东省卫计委对广州市41家医院进行巡查暗访,重点检查不准医药代表进医院规定的落实情况。其中珠江医院一位医生,因为被暗访到与药代有接触(只是被拍摄到有接触的情况,并未涉及钱、物),被卫计委要求处理,结果医院将其开除。
一时之间,“珍惜生命,远离医药代表”成为医生之间的相互慰问语。其实,所谓医药代表,就是药企派到医院,向医生和患者推荐医药新知识、新产品的专业人员,本来是一种很正常的职业。可将人命健康与利益牵扯其中,甚至为了卖药对医生进行贿赂,名声就这样被搞臭了。十几年前就有医院堂而皇之挂着“医药代表禁止入内”的警示牌。曾听一位学药的媒体同行说,总有人问“你学药的丢掉专业跑来混媒体多可惜”,同行回应说:可你们知道吗?十几年前我们毕业那会,最没本事的才去药企,外企收入高又怎样?医药代表名声不太好,被人看低。再比如,还听到过有患者的一句狠评:除了劫道的,就是卖药的!
想起我一段就医经历:大概三四年前,曾在一家三甲医院抽血检查,结果发现内分泌部分指标异常,有“钾低”倾向,医生建议过一段时间再复查,因为大医院看病人多,尤其是内分泌这样的大科室,别说挂专家号,就是普通医生,挂号、排队等问诊都得耗费很多时间,于是为图简便,我想随便找个科室主治医生,开检查单而已嘛。一早来到此主治门诊室门口,人不多,自感英明,按平均每个病人不到5分钟的看病频率,想着1小时内应该可以搞定,在离我还有5个号的时候,看病速度开始慢下,期间有两男一女推门进去,三人典型的职业套装,一脸热情围住正看病人的医生,手中拿着某药品宣传资料,貌似有事,主治见状很快结束手头活,关上了诊室门。剩下便是等待,过了15分钟,还没动静,旁边一起等叫号的大妈、大爷忍不住抱怨“刚进去是医药代表吗?拖这么久,还让不让人看病!”一心急的大爷猛敲门,主治开门伸出头来“别急,马上好”,转身关门,果然没多久两男一女出来了,医生热情相送,对着门外我们一堆患者没丝毫歉意。大家一致坚信这是一场明目张胆的医药代表会见,关门期间难道没有钱物交易吗?当时还没发生葛兰素史克事件,医药代虽被低看,但还是活跃在一线。
有人认为,医药代表能帮助医生更深入了解药品的性能特点,有助公司提高产品销售率;也有人认为,医药代表会导致医生凭回扣多少开药而非按治疗需要开药,助长医疗部门的腐败现象,并且间接导致药价虚高。无论看法如何各异,对各家医药公司来说,医药代表还有尤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最近有媒体报道,医药类毕业生招聘会上,“医药代表”岗位需求大幅下降,而冒出一个类似职务——“学术专员”,在制药企业中很热门。“学术专员”的概念是从国外引进的,主要是向医生、代理商等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传播最新技术成果,教授使用新药的方法等,其工作不与销量挂钩,旨在提升企业服务和形象。不过,有的药企打着“学术专员”的名号来做医药代表的事。企业表示:“现在医院监管很严,国家政策指向明确,派医药代表企业也有风险,将缩减医药代表的岗位。”但“学术专员”的出现难道不是说明“医药代表”的职务存在必要性吗?
医药代表这一职业在人们眼里褒贬不一,但存在还是有一定道理。而且如果仅仅是把医药代表这个行业取消,却没能解决更深层次的制度问题,那么所起作用只能是隔靴搔痒,就好像当年广州政府为整治飞车抢夺的犯罪行为,而采取的全城禁摩托行动,如果不是结合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的有效打击,单纯禁摩,还会衍生出其他的作案交通工具,比如小汽车等等。
李劼